【今日朝阳网】从容前行(宋文龙)

摘要:11月8日,在这秋冬交替的季节里,第17个中国记者节悄然而至。我非常热爱记者这一职业,捕捉新闻,记录历史,每天在“爬格子”的方块世界中乐此不疲,犹如深秋晴朗浩渺的苍穹那样纯粹。新闻需要的是记者对历史责任的担当,去追求每一件新闻作品的真实、完美和永恒的存在。

从容前行

文化信使/宋文龙 编辑/雅贤

  11月8日,在这秋冬交替的季节里,第17个中国记者节悄然而至。我非常热爱记者这一职业,捕捉新闻,记录历史,每天在“爬格子”的方块世界中乐此不疲,犹如深秋晴朗浩渺的苍穹那样纯粹。新闻需要的是记者对历史责任的担当,去追求每一件新闻作品的真实、完美和永恒的存在。所以,为了人民的重托,我们敢于铁肩担道义;为了社会的信任,我们乐于妙手著文章!

  学生时代,我就酷爱文学,在“爬格子”的方块世界中乐此不疲,作文常常被当作范文在课堂上宣读,班主任田珍老师夸我是小“文豪”,再三嘱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,将来学有所成,引来了同学们羡慕的眼神,由此,年少的我便更加勤奋。一次,撰写命题作文《我的理想》,同学们有的想当科学家,有的想当火车司机,但是,却都是只有一个理想。而我的作文中,却表达了想实现两个理想的志向:一是当解放军,二是当记者,引来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,如今想起,倒也有趣!16岁那年,满脸稚气的我,走进了绿色军营,新兵下连后,便被调到连部担任军诫员兼文书,琳琅满目的报刊杂志,让我爱不释手,名字也随之变成了铅字,在后来担任团报道员、省军区通讯员期间,让我的文字水平有了很大长进,赢得了战友们送的“小作家”的雅称!卸甲归田后,无论是在企业当政工干部、还是从事武装工作,我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字爱好,被多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,赢得了“辽轮一支笔”的美誉。企业改制后,我到龙城区人武部工作,一年的光景中,先后在国家、省市新闻媒体发表文章110余篇,有三篇文章被收入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《基石》一书,在市委宣传部、燕都晨报等6家单位联合举办的文学征文大赛中,囊括一、二、三奖,作品被收入《感受辉煌》一书。2007年秋季,我放弃了十分钟爱的武装工作,到《龙城区报》任记者、编辑,从此,用玩枪杆子的手,开始耍笔杆子,一个崭新的天地,令我欣喜不已。由此,我人生的两个理想,在不惑之年完美实现。

  屈指数来,在记者这个令人羡慕的岗位上,我已走过了9个年头,写了很多的人和事,感动过、愤怒过、哭过、笑过,各种滋味,如鱼饮水,冷暖自知。在我留下的方块世界中,曾为一贫困家庭呼吁,解决了罹祸男孩的昂贵医疗费;曾帮面临辍学的大学学子,如愿圆了人生梦想;曾让一位孝顺贤惠的农家女成了国家民政部授予的最美孝星……每每写完一篇文章,我总是反复咀嚼、认真雕琢,让它成为精品,向社会传递正能量。如今,年头久了,有些事已经渐渐淡出记忆,而有些事,却如昨日刚刚发生一般,记忆清晰甚至刻骨铭心,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人生积淀吧——它将成为一笔无形的财富,给我思考和力量!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“爬格子”,任思绪飞扬,舞文弄墨间,堪称趣味无穷!在坚守记者这阵地的基础上,我始终坚守着记者的节操,不仅仅是为了人民赋予的“无冕之王”的桂冠和记者多么炫目的光环,而是为了通过记者职业这个平台,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。忘不了已故战地记者魏巍的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,让一颗颗硝烟中的青松英姿挺拔,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国人;忘不了记者范长江在中国大地上风餐露宿,为了真理,在红区与白区间坦然自如;忘不了许杏虎和朱颖短暂而永恒的婚姻,因为,他们是华夏儿女心中的最美百合。同行们那为了新闻事业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,给予了我无穷尽的精神力量,在记者这个岗位上从容前行!

  今天,我能当一名记者,从事自己喜爱的采编工作,我十分珍惜每一个或晴或雨的日子,每一段或名或暗的心境。我非常感谢老部长谢长兴给了我这块宽广的舞台,让我对生活、对人生有了更高的认识和感悟,让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,让我在茫茫人海中,感受了人生的乐趣,每当好友们喊我“名记”时,内心总是甜甜的、美美的。如果时光倒转,人生再给我一次选择,我依然会义无反顾地当一名记者,在梦想和写作中不断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,用精美的文字,记录龙城的发展历史;用闪光的镜头,留下龙城一个个美的瞬间!

小链接
  宋文龙,男,笔名一兵、文青。1966年生于辽宁朝阳。1982年11月参军,1984年入党,退伍后到地方工作,现任龙城区委宣传部《龙城区报》记者、编辑,兼龙城区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主任,系朝阳市作家协会及摄影家协会会员,龙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,其作品曾收入《中国文学新人新作选》、《基石》、《美丽乡村》等书。

【本网声明】


网站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