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今日朝阳网】在一线工作中收获自我成长(乔健波)

摘要:今年,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新一届领导集体审时度势,创造性地实施了 “琢玉工程”,本人有幸成为“琢玉工程”“换岗磨玉”子工程中首批任教挂职人员中的一员。

琢玉工程专题报道

在一线工作中收获自我成长

——到基层学校锻炼心得体会

文/乔健波 编辑/雅贤

  今年,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新一届领导集体审时度势,创造性地实施了 “琢玉工程”,本人有幸成为“琢玉工程”“换岗磨玉”子工程中首批任教挂职人员中的一员。

  其实,我自2013年9月起,就在朝阳市第四中学担任数学学科任课教师。因此,我对研训员到基层学校任教挂职的感悟,相对来说更早、更深一些,对此更是举双手赞成。今年6月,随着我的学生们即将参加中考,我也将结束三年的数学学科教育教学实践活动,开始新一轮的学习和工作。此时此刻,面对即将到来的新挑战,我的心中既有温馨的回忆,也有美好的憧憬。


积极实践 主动作为

  所谓教学相长,是指“教”和“学”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,均得到提高。对于需要在“教”中“学”、“学”中“教”的我来说,教学相长是我的追求。

  由于一直在教育研训岗位任职,我满脑子都是各种优秀课的模板、思路和教学设计。以为课改就要“优秀课那个样子……”。所以,任教伊始,便信心满满地开始上“课改课”了。结果,课堂上气氛很热烈,可是学生们对知识的接受效果并不好,能力也没有培养起来。在我很困惑的时候,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给了我巨大的帮助。上公开课帮我找不足,听老教师上课学习经验,帮我提高教学技能出点子……终于,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深刻地意识到三点:

  一是知识的传授要有连续性。只学个优秀课的样子是不行的,这只是表面。课堂教学的内在是对学生思维的引导,这种引导要有连续性。所以,学会用好问题串,让我“长”了不少。

  二是知识的传授要有阶段性。认识事物的过程,通常都是由外在到内在、由浅到深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。所以,传授知识不要急躁,要给学生们足够的时间将信息内化。看似简单的道理,可是时机把握起来并不容易,充分的备课才能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。

  三是知识传授存在个别差异性。能充分做到因材施教,是高水平教师自身能力的一种体现。

  经历了“优秀课事件”后,我的课堂有所改变,学生们的状态也好转了。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。通过学生的反馈和同事的提醒,我意识到我在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方式需要提高。大家觉得我“说的太多”。我总是担心学生们抓不到知识的重点,突破不了知识的难点,所以不断地重复。学生们好像不领情,越是重复,反而越抓不住。反思后我意识到,提炼重点、突破难点,是通过培养学生能力实现的。给出现成的方法、结论,学生不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,他们怎么能记得牢呢?于是,我给自己制定了“语言简练、重点突出”的八字目标,并把它制成图片,放在电脑桌面上,时时提醒自己。同时,听取大家建议,注意课堂教学的问题引领,同时坚持规范学生的课堂笔记。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努力,我在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上有了很大提高;学生通过记笔记,思考问题的思路也规范了不少。

  三年来,我不断经历着这样的过程:出现问题,解决问题,收获经验;再出现问题,再解决,再收获……回头来看,这种循环与教学相长的目标还有差距,但收获却是巨大的。而这种收获,是在教学一线才能切实感受到的。所以我由衷地体会到:学院“琢玉工程”作为一个平台,对研训员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。


“闻斯行诸” 因材施教

  教学过程中,每隔几天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是经常的事,似乎成了“家常便饭”。一有时间,我就对学生们的考卷加细批改一下,在他们每个人的试卷上写一段评语。主要是针对个人的学习状态和努力方向的。有一次,两个同学考了一样的分数。我给内向的学生写了一段鼓励的话,却给外向贪玩的学生写了一段激励的话。写完后,我拿给语文学科的班主任看,班主任看完笑着说:“你这有点‘闻斯行诸’了”。

  这位班主任的话启发了我。我们对待同一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,是因为学生的特点不同。同时也提醒我,理论是规律性的,但是实际情况是有差异的。在教学过程中,践行教育理论和理念之前,还需多考虑实际情况,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才好。


重视研讨 充实自己

  每周四,是学校的集体教研日。每当这天的下午,同学科、同年级的任课教师们就在校领导的组织下聚在一起,研究下一步的教学计划,规范教学进度。

  当然,大家也会讨论一些关于教育的热点问题和实际难题。对待同一问题,众说纷纭。多样的观点让我受益匪浅。感觉像“1+1>2”。“琢玉工程”拓宽了我的视野,让我接触到了更加多元的教育资源,这些对我的研训工作有很大的帮助。


付出情感 收获感动

  教学的最初,我对学生的要求并不严格。一方面,是与学生接触经验不多;另一方面,害怕与学生产生隔阂。隋老师的一句话提醒了我,她说:“对学生好与严格要求学生不矛盾”。仔细想想,的确如此。

  于是,上课时我严格要求学生们,规范他们的学习习惯。下课后,多辅导,多与学生们沟通、交流。每逢节日,收到学生们热情洋溢的卡片时,我想我的做法是对的,心里也是幸福的。

  学生们的热情让我感动。学院、学校的同事们对我的关怀、帮助也让我倍感温暖。


心系“琢玉” 把握机遇

  教育同仁们对我的情谊,让我深深地感动。同时我也体会到,单位的差异,使得研训员与学科教师这对儿本该亲密无间的朋友,业务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机会却还不够,即使熟识却在业务上并不真正相知。只有深入基层,深入到教师们中间,增进彼此的了解,成为伙伴,才能打破部门的壁垒,使得研训与教学一体化,学院作为研训部门的业务职能才能更好的发挥,才有可能将理论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实践中,指导一线工作。

  学院此次实施的“琢玉工程”之“换岗磨玉”子工程,恰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沟通交流的机会。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参与“换岗磨玉”子工程的研训员,一定要把握住难得的机遇,沉下心来,投入一线工作,用心琢磨,提升自身素质,收获自我成长,争取早日把自己打造成有底蕴、有权威、有人格魅力、有奉献精神的合格研训员,为学院、为基层学校乃至朝阳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。

  (作者系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“琢玉工程”首批任教挂职人员)

【本网声明】


网站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