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今日朝阳网】辽宁建平剪纸艺术(一)

摘要:辽宁省建平县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。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,境内发现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,被誉为“中华民族的文明曙光”,在此出土的女神头像将中华民族的雕塑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,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录。非物质文化遗产建平剪纸于2005年被辽宁省确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辽宁建平剪纸艺术

文图/李文立  编辑/赵盼

杨智宏的《三羊开泰》

  一、建平概况

  建县地处辽宁西部,是辽、蒙、冀三省区交汇处。总面积4865平方公里,有耕地面积180万亩,有林面积320万亩,森林覆被率达40%。全县辖31个乡镇场办,259个行政村。建平县有汉、蒙、回、满、朝鲜、锡伯等14个民族,总人口58万,其中农业人口48万。建平县是中国著名的马铃薯之乡,中国沙棘之乡,东北地区重要的小杂粮集散地,是中国膨润土之乡。

  建平县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。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,境内发现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,被誉为“中华民族的文明曙光”,在此出土的女神头像将中华民族的雕塑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,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录。非物质文化遗产建平剪纸于2005年被辽宁省确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  朱瑞莲《家与猪》

  二、建平剪纸基本情况及特征

  建平剪纸是东北剪纸的一个主要流派。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沉淀,多民族风俗的浸淫,独特地理环境的影响,形成了建平以蒙族萨满文化为主体的、蒙汉文化相结合的造型粗犷、浪漫的剪纸艺术。

  建平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独特的剪纸艺术,自春秋到明清,大多数时间都是由山戎、东胡、匈奴、鲜卑、乌桓、蒙古、契丹等少数民族居住,蒙古诸部在此盘踞时间最久。清中叶以来,大批汉民出关,带来山东、山西、陕西等关内剪纸,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剪纸艺术相融合,逐渐形成了建平剪纸风格。

  建平剪纸产生于民间,繁荣于民间。经过历史的融合,逐渐形成了以下基本特征:

  一是建平剪纸多服务于百姓的婚丧嫁娶,表现为百姓的喜怒哀乐,因此它具有通俗性和时令性的特征。二是建平地处塞外,先民多是游牧民族,因此形成了建平剪纸造型粗犷、大胆、浪漫的独特地域性的特点,同时也保留了某些特殊的文化符号,使其具有对历史风俗的解读性特征。三是建平与内蒙接壤,境内蒙、回、满等游牧民族与汉人杂居,形成了剪纸文化多元性的特征。四是建平剪纸受萨满崇拜、图腾崇拜、生殖崇拜等文化遗存的影响,形成了神秘性的特征。五是建平剪纸的构图不受空间束缚,多为二维半空间和四维空间构图,有利于表现故事、传说,形成其叙事性的特征。六是建平剪纸造型不受客观物象的束缚,形成其为存在而存在的造型手法,因此建平剪纸具有主观性的特点。

  建平剪纸作品在艺术上运用了对立统一的手法,以白色基调为主,线与面巧妙地结合,相互衬托,对比强烈,富有韵律感;造型稚拙粗犷而不呆板,夸张变形而不失真。所剪事物粗犷中透清秀,拙朴中藏精巧,玲珑剔透,纯朴可爱。尤其动物剪纸,构思浪漫而不浮夸,造型严谨而不拘泥,动作情态若似活物跃然纸上。在五谷庄稼、生肖阿福、猪马牛羊、生命树、麽麽神等作品中,寄托了作者和人们的美好愿望,运用阴剪和阳剪手法,巧用大块和细线,善使锯齿纹和月牙纹,有定规而不拘束,剪出了粗犷而精巧,简约而不单调,质朴而灵秀,生动又传神的艺术效果。

  建平剪纸种类丰富,题材广泛,造型多样。

  一是从制作工具上分有剪纸、刻纸、撕纸。

  二是从题材上分有流传久远的历史故事,有美妙的神话传说,有舞台的戏曲人物,有虚幻的神秘世界,有现实生活的写照,可谓包罗万象。

  三是从民族上分有蒙、满、回少数民族文化的剪纸,有蒙满回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融合的剪纸。

  四是从剪纸的用途上分有节庆时令用装饰剪纸,有婚丧嫁娶用剪纸,有作为绣品的花样子剪纸,还有巫术信仰习俗剪纸。

  节庆时令用装饰剪纸:包括棚花、炕围、墙花、窗花、门楣的挂笺等。以喜庆吉祥、家庭和美、平安如意、富贵幸福为主要内容和目的。

  婚丧嫁娶用的剪纸:有洞房贴的喜字,寿宴时用的寿花,白事用的财头、财尾、财邦和棺盖等。因用途不同,所表现的内容也不同。喜事之用多表现夫妻和美(和合二仙),子孙繁衍(榴生百子),夫妻恩爱(鸳鸯戏莲)。寿宴之用多表现祝福,如福禄寿禧、福鹿同春。用于白事的剪纸一方面表示亲人的悲痛,另一方面表现生命轮回,慰籍死者亡灵。

  作为绣品的花样子剪纸:这类剪纸因用途限制了剪纸的空间,因空间而变型,本身也在创造空间。所以最大的特点就是适形。象鞋样、枕顶、门帘等等。

张立忠的抓髻娃娃

  巫术信仰习俗的剪纸:最多的就是生殖崇拜和神灵崇拜。生殖崇拜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观念表现。对生殖器的崇拜,表现在剪纸上就是大量的代表生殖器的符号的出现,比如代表男性生殖器的有鸡、蛇等;代表女阴的有葫芦等。直接诉说生殖崇拜的剪纸《抓髻娃娃》、《骑鸡娃娃》、《葫芦娃娃》等等。对多子的动植物的崇拜,有多子的植物:葫芦、石榴等;多子的动物:鱼、青蛙等;还有一些剪纸是隐含着生殖崇拜的寓意的。洞房张贴的《鲤鱼卧莲》,鱼象征着男性,又寓意多子多福。莲象征着女性,又寓意生命的繁衍。所以《鲤鱼卧莲》又隐含生殖崇拜的寓意。神灵崇拜。建平远古的民族多信奉萨满教,萨满直译为“癫狂的舞蹈者”,萨满也就是通灵者。萨满教相信万物皆有灵,属多神崇拜。他们希望能有超越人间的力量来拯救自己,幻想着以祈祷、祭献或巫术来影响主宰自然界的神灵,为人们带来吉祥和幸福,因而形成了最初形式的宗教仪式,这种宗教仪式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。剪纸表现比较多的有生命树、麽麽神、柳树等,表现的是对神灵的惧怕与请求。在萨满教里还有一种图腾崇拜。远古的辽西人都是游牧民族,每个部落、部族都有自己的图腾:猪、狼、熊、鹰、鹿等等。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猪龙及玉凤为中国的“龙凤图腾文化”找到了实物依据,玉猪龙、玉凤等玉器已运用了以影像作为形象标记的艺术手法,创造了镂刻、透空的艺术语言,与建平剪纸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极其相似,这充分说明它们之间的传承和延续关系。建平剪纸艺人朱瑞莲许多年前的剪纸作品《龙戏珠》里的龙即为猪头、鹿角、蛇身、鸡爪、凤尾。而一般龙的剪纸为马首、鹿角、蛇身、鱼鳞、鹰爪、鱼尾。问她为什么这样剪?她说:老辈子传下来的就这样。可见建平剪纸艺术的文化传承性。
 

  小链接:

  李文立,男,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,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。1985年开始写作,有三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。散文、诗歌、小说等作品在《家庭》、《南风》、《演讲与口才》、《辽宁日报》、《辽沈晚报》、《辽宁青年报》、《渤海早报》、《人生十六七》、《辽宁散文》、《辽西文学》、《朝阳广播电视报》、《燕都晨报》、《朝阳日报》、《辽西商报》、《起点》、《红袖添香》、《碧海银沙》、《辽宁作家网》等报刊和网站上发表,并被《特别文摘》、《特别关注》等选刊转载。历时五年创作的长篇小说《泥蝶之舞》共106万字,在《红袖添香》小说网连载。所撰写的风光专题片、微电影在全国获奖。诗歌、散文、小说作品入选朝阳新世纪作品选系列丛书。

【本网声明】


网站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