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今日朝阳网】倾力展现一级演员的舞台艺术

摘要:刘淑清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西大营子。她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,在校时担任文艺委员,最爱唱的歌是《我的祖国》和《绣金匾》,正是这种业余爱好为她以后进入文艺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倾力展现一级演员的舞台艺术

文化信使/郑海涛   编辑/云枫

  刘淑清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西大营子。她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,在校时担任文艺委员,最爱唱的歌是《我的祖国》和《绣金匾》,正是这种业余爱好为她以后进入文艺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16岁那年朝阳县评剧团学员班招生,她听说这个消息后赶紧去报了名,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,实现了自己的理想,从此走上戏剧的大舞台。

  在朝阳县评剧团工作期间,她刻苦练功,一招一式都认真对待,对艺术精益求精,很快成为团里的骨干和台柱子,并担任主角演出百余场传统戏和现代戏。

 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,1982年,刘淑清到省戏校进修两年,1986年春天拜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为师。在老师的亲授下学习了《乾坤带》的全场演出,1986年8月到北京演出20多天,回来后县政府为她记大功一次。1989年她被评为市“三八”红旗手;1997年参加中国第七届群星奖评选,小评剧《大棚会》喜获国家金奖;2001年参加辽宁省第五届艺术节,现代评剧《山路十八弯》荣获个人优秀表演奖;2004年参加全国小红梅戏曲大赛,获全国银奖。

  朝阳县评剧团始终坚持服务基层的办团方向,把根深深扎在群众中,每年送戏下乡近200场,行程几千公里,足迹遍布辽西及周边3省6市十几个县旗,所到之处观众无不热烈欢迎,被群众亲切地称为“辽西一枝花”。在下乡演出中,从农历正月初一到三月三、从挂锄到开镰的演出旺季,演员们连续演出一两个月是家常便饭。20多年的送戏下乡对她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,得了严重的“腰脱”。一次下乡演出,既是台柱子又是副团长的刘淑清突患腰间盘突出,走路疼得咬牙,可她仍坚持上台表演。由于身体原因,2007年的时候,她不得不离开了心爱的评剧团,到朝阳县文化馆担任副馆长,开始从事艺术指导工作。

  刘淑清是一位事业心很强的艺术工作者。她在先后担任文化馆副馆长、党支部书记时,很快进入职务角色,把工作重心转向对农民剧团的辅导和到基层演出,一天天忙得东奔西走,特别到了腊月更是忙得不可开交。她在这个村指导当地农民剧团的演员刚化完妆,又马不停地蹄赶到另一个村子,冒着寒风为乡亲们热情歌唱,良好的职业精神和高超的演技赢得了村民的喜爱和赞誉。为了扶持农家剧团,刘淑清每年都多次下乡帮助农民剧团拍戏,一去就是半个多月,和农民吃住在一起,直到把农民演员教到能够演出为止。

  近年来,朝阳县通过各种方式和多种渠道培养戏剧人才,使得戏剧创作和戏剧优秀演员脱颖而出,在各种大赛和正常演出中大展才华,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。经过不懈努力,朝阳评剧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刘淑清被评为朝阳评剧的传承人。多年来,刘淑清屡获“中国戏曲演唱红梅奖”、“全国地方戏展演优秀奖”等国家级大奖,并被评为“德艺双馨”艺术家。为了传承评剧艺术,她利用业余时间致力于小演员的培养,由她亲自教授的两位小演员在“第七届《德艺双馨》中国文艺展示大型公益活动”中获金奖,她本人获TJ优秀辅导教师奖。这一成绩地取得,对推动和发展少儿戏曲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
  可以说,热爱评剧艺术的刘淑清这辈子和戏剧结了缘,演一场火一场,成为观众喜爱的演员。2009年她参加大型现代评剧《赵尚志1933》的排练,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第三届全国地方戏剧展演中获得展演奖。2010年6月30日,辽西五市小品大赛在葫芦岛市新城区文化广场圆满结束。经过预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,由朝阳市戏剧家协会选送、朝阳县戏剧家协会赶排,姚旭东编剧、杨桂玲和刘淑清导演的小品《打工妹回家》在大赛中喜获业余组金奖,为朝阳市赢得了荣誉。

  作为一名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,刘淑清在艺术表演的道路上走过了32年的路程。凭她对本职工作的辛勤努力,对表演艺术的精益求精,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观众的爱戴。但是她并没有满足于现状,艺术是无止境的,在艺术道路上她将继续努力前行,用演技书写自己的艺术人生。

【本网声明】


网站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