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朝阳名师在行动】桃李满园竞春光

摘要:擅用星星之火者,方可成燎原之势;懂得汲取阳光者,方知分享丝缕温暖;勤恳耕耘田间者,方能体悟丰收之愉悦。多年工作于教育的最前沿,与众多平凡的同行者一路携手,收获了孩子们的张张笑脸,收获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畅快,更收获了为人师者的骄傲与自信。

朝阳名师在行动

桃李满园竞春光

——记朝阳市双塔区三岔口小学语文名师李春光

编辑/云枫

  擅用星星之火者,方可成燎原之势;懂得汲取阳光者,方知分享丝缕温暖;勤恳耕耘田间者,方能体悟丰收之愉悦。多年工作于教育的最前沿,与众多平凡的同行者一路携手,收获了孩子们的张张笑脸,收获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畅快,更收获了为人师者的骄傲与自信。

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李春光嘉言录

  开篇这段充满哲理、彰显自豪、隐现骄傲、心态阳光的嘉言,来自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三岔口小学教师李春光。

  作为朝阳市首批30位名师之一,已有19年教龄的李春光,也许不是最优秀的,但她却是比较能吃苦的,而且是懂得苦中求乐、甚至是以苦为乐的年轻人。正因为如此,她用心血培育的满园桃李,才有了与众不同的烁烁光华。

一所毫不起眼的小学校

  三岔口小学地处三岔口村,一听名字就显得有些渺小。这所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、建筑面积680平方米、共有12间校舍的小学校,由于朝阳市城市规划,2012年即和二其营子小学合校并筹建了新学校——燕都一小。目前,学校有教职员工28人(另有7名领导和教师在燕都一小筹建办工作)。眼下,学校所属学区都已搬迁,只有少数村民回迁。燕都一小虽已竣工,但还没有投入使用。因此学校目前办学条件非常差。校舍不仅陈旧紧缺,而且设备简陋落后。

  尽管条件较差,但李春光和所有同事们依然保持了令人敬佩的工作热情,不仅快速跨过了两校合并的“磨合期”,还在 “学习、科研、实践、创新”之风的引领下,充分发挥李春光名师工作室的引领、示范、指导和辐射作用,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体系,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瞩目,李春光和这所在奋进中嬗变的小学一起,显现出了“小荷才露尖尖角”的勃勃生机。

一位非常努力的小园丁

  1996年,李春光师范毕业并参加工作。三岔口小学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,既没有斑斓绚丽的校园,也没有整洁宽敞的教室,更没有先进高端的教学设施,甚至没有一间正规像样的办公室,但这一切,都没有影响李春光对她的热爱。在一批扎实肯干、任劳任怨的老教师引领下,她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,知道自己在干什么,该干些什么。

  随着老教师逐渐退休,新领导、新同事陆续进入,这个集体始终保持着一种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:课上严谨,课下活泼;工作时投入,放松时尽兴;人与人团结,默契,互助,没有社会上的纷争,没有城市里的冷漠……这里,成为李春光心中的一块净土。眨眼之间,19年过去,这个集体中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不仅沉淀在她的记忆中,更融入了她的灵魂和血液,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:“这个团队就像我的家, 像我的爱人,对于她我有着无限的依恋,有着别样的情感。”

  出于对这个集体的热爱,李春光选择了默默耕耘,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学校带来荣誉,为自己的“家”增光,让她的“爱人”以她为荣。

  1996年毕业,李春光从朝阳市第二师范普师专业毕业后,一直坚持自学上进,2005年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辽宁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。从毕业直至今天,她一直工作在三岔口小学,连续19年担任小学各年级班主任,曾经多次被评为“优秀班主任”。执教过《播种春天》等市级、区级优秀课,撰写了《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》等省市级论文,多次参与省级科研立项,数次在国家级、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。1999年9月教师节,她被评为朝阳市双塔区优秀教师;2009年3月,被评为市级骨干班主任,2009年5月,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;2011年10月,被评为朝阳市优秀班主任;2014年10月,获评“十二五”期间市级骨干教师;2014年9月,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学名师高级研修班结业,同年12月被聘为朝阳市首批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。

一个令人瞩目的工作室

  李春光名师工作室成立以后,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,工作室在困境中快速成长,11名充满活力、业务精湛、师德高尚的老师融入了这个集体。

  为了不负众望,不负使命,工作室秉持“教师成长的摇篮、资源共享的家园”宗旨,工作室提出了5条“硬”要求:每月至少写3篇所教学科的教学反思,一篇教学设计;坚持基本功训练,每周书写高品质的钢笔字200字,粉笔字500字,毛笔字100字,不断提高个人基本功水平;坚持向优秀教师学习,每周至少听课一节,一学期不少于15节,记好听课记录写出合理性建议或意见。每学期写一份有深度的听课体会,写出在听课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;积极参加集体备课,每学期设计一节优质课,要有完备的教案,精彩的讲解,细致的评课,深刻的反思,争取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;每学期系统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书籍,并读一部文学作品。做读书笔记,交流,一年交一篇20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。

  因为三岔口小学地处偏僻,交通不便,为了不影响工作室成员的交流学习,在李春光的主导下,他们借助互联网带来的便利,最大程度的发挥网络和微信的作用。每个月,李春光和工作室的成员都要在网上互相分享有本人特色、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教学设计、教学反思等内容或信息,实现了“一起受益、共同成长”的初级目标。

  为发挥工作室成员的引领、辐射作用,从本学期开始,李春光率领每位成员,至少开展了1次校级或校级以上级别的公开授课,然后把相关的图片﹑影像资料发到QQ群里,以供其他成员学习﹑评议。岀课人员写好教学设计﹑反思,整理好参与现场听课人员的评课记录,同时进行二次备课。

  作为工作室主持人的李春光,首先在三岔口小学上公开课,并在群里晒课,力求抛砖引玉,的确起到了领军、示范作用。2015年9月,他拉皋镇的郭玲老师在本校执教了《火烧云》一课。郭老师所在学校的全体老师都进行了现场观摩,后在校长的带领下展开评课。接着,郭玲又把课堂实录发到了工作室的群里,让大家分享。

  这是一节以常规课形式出现的优秀课。郭玲老师利用本校有限的教育资源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了《火烧云》的教学流程。在教学过程中,她融入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,使《火烧云》这篇经典的老课文出现了许多值得借鉴、学习的闪光点,令人眼界大开。

  无独有偶,10月份,三岔口小学的王振华老师执教了《倾斜的伞》一课。王振华老师同样是三岔口小学中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,她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,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。课堂上,王老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“穿针引线者”,通过设疑、激趣、补充、讨论等教学方式,将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引向深入,让大家懂得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爱的包围中成长着,从而让文本和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,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。

  ……

  随着晒课活动的继续,李春光名师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,正以独特的构思、精巧的设计、扎实的努力,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。

  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!

小链接:

三岔口小学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

  为更好地发挥“李春光语文名师工作室”示范、指导、辐射作用,我校对名师工作室采取以下管理办法:

     一、聚焦课堂教学,塑造个性特质

  课堂是教师的职业场所,教学是教师的第一要务。名师之“名”,首先在于课堂教学,本室的工作重点之一,就是进一步提升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,这也是本室开展其他各项活动的基础。为此,本年度,要求工作室成员在校内进行2次以上教学展示,并撰写出教学反思稿。同时,工作室将结对兄弟学校,采取外出开课(送教下乡)或以同课异构形式听课、研课,举行工作室全体成员课堂教学能力的全方位展示的活动,全面提升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,促使形成自身鲜明的教学个性和特色,力争在同行中有一定的影响。

  二、开展教学研究,提升科研水平

  教科研是软实力,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。本学度要求各成员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,对问题进行更深入持久地关注,以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,工作室也将营造浓郁的教科研氛围,人人参与其中,以科研促教学,提升专业能力,并争取成员有更多研究成果在各级各类专业刊物上发表或获奖。

  三、做好帮扶引领,追求辐射效应

  工作室成员一方面在名师的引领下,实现各方面的自我成长,另一方面,工作室成员还要成为学科教学的示范者和青年教师成长的帮扶者,本学年工作室成员不断深入课堂,通过听课、评课等途径,为教育教学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。通过成员自身开课、到兄弟学校借班上课、开设讲座等形式和活动,相互学习,提高教学水平。帮助工作室成员在教学风格和特色上下功夫,能灵活地、技巧地驾驭课堂教学,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。根据上级指定参加送教、支教活动或在教学研讨活动中进行公开教学。每个成员每个学期,要开1节校级以上公开课、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教育主管或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竞赛活动。

  开展“名师带徒”活动,每位名师每学年带徒弟不少于2人,开展徒弟公开课大赛,然后选出几节优秀课作为全校研讨课,指导每位学员上不少于两节的研讨课、撰写一篇有一定质量的教学设计、案例及教学总结或论文。本工作室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,进一步加大对本市其他兄弟学校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,进一步体现出名教师工作室在教育教学、教学研究方面的指导价值。

  四、搭建交流平台,共享教育智慧

  工作室积极开展网络在线互动式研讨,为工作室网页提供动态的教育教学信息、教育教学资源。要求工作室成员每周时常提供教学心得体会文章(教学随笔)、优秀教学设计、案例等,每月统计论坛精华帖及精品教案,并对基本情况进行汇总实现教育智慧共享。

【本网声明】


网站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