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今日朝阳网】老爸的朗读

摘要:天前,年已古稀的老爸来到我在小城的家里,送来一堆老家院子里常见的萝卜、地瓜、倭瓜等土特产。临走时,我照例买上一些吃的、用的,让老爸拿回去,给我那卧床的老妈“解馋”。

老爸的朗读

文/辽西汉子 编辑/赵盼

  几天前,年已古稀的老爸来到我在小城的家里,送来一堆老家院子里常见的萝卜、地瓜、倭瓜等土特产。临走时,我照例买上一些吃的、用的,让老爸拿回去,给我那卧床的老妈“解馋”。我的书架上书籍、报刊很多,我“例行公事”挑了几本给老爸,他很快装进带来的布兜里。对我说“现在眼睛越来越不好使了,经常看不清字了……”

  当75岁的老爸步履迟缓、摇摇晃晃走出我的视野的瞬间,我分明看见年轻时的他,风风火火,意气风发,在我的记忆里飞闪腾挪、跌宕不歇。

  年轻时的他,身材偏瘦,举止儒雅,硬是靠勤奋考出了一个名堂,成为临近乡村农家为数不多的中专生,也被家族奉为“祖坟冒青烟”的典范和骄傲。在谈婚论嫁的当口,我的老妈真是胆大,连一分钱彩礼都不要,冲破她父母的阻拦和哭骂,只身一人来到丁家,和父亲结了婚,一时成为当时乡村的一段佳话。母亲说,她一点都不后悔嫁给了书生意气的父亲,唯一的缺憾是没怎么念书,文化水儿太少,和父亲的距离有点大。(老妈后来打趣说,文化有差异不假,两人一高一低,这不是互补、平衡了嘛)。老爸呢,嘿嘿一笑,算是默许。可见,二人心有灵犀,夫唱妇随。

  老爸读书不少,被远近乡村人称作“秀才”。他写的字不错,每年写对联之类非他莫属。由于家里有点书,人们都想借读,可是书一旦借了去,大多有来无回。但他天生愚钝,为人处世简单通俗,一根肠子到底,对世事的复杂多变和风云变幻漠不关心,在动心眼的事情上一点也不感兴趣,因此,老爸的未来可谓路途不顺,即使毕业后回到乡村当了一段时间的大队书记、民办教师,但最终还是逐渐淡出“江湖”,成为一个实实在在不懂农活的农民。

  自始至终,老爸仿佛看破红尘,毫无怨言地与老妈相依为命,清清苦苦、平平淡淡几十年,不知道他们的梦想是否和设计的美好预想搭边、相衬。

  我对老爸记忆深刻的事情很多,但最显眼的是老爸爱买书、看书。看书是老爸一辈子的癖好,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。

  老爸的爱好是读书,与上述的种种可谓是无法摆脱的“历史渊源”——家庭出身、文化程度、天生个性等息息相关,天生使然吧。但读书的习惯一直让老妈受益匪浅,算是老爸生命进程中的奇葩。老爸原本是喜欢默读,但老妈识字不多,听书上瘾,老爸便练就了一副朗读的好嗓音,高声、轻声、轻言轻语,读起来相互兼顾,视家里情况而定,读书日渐如火纯青,堪称一绝,至少在老妈看来,不读书,难入眠。

  每到晚上,夜深人静时,不管多累、多困,老爸照例掀开靠在北墙的老式柜子,拿出一摞书中的一本,脱鞋上炕,衣服也不一定脱下,或坐着、或躺着,翻开上次读看的折页,继续念起来。那时老爸堂音纯正,抑扬顿挫,很有磁力。老妈一本正经地听着,不时提醒老爸“别念错、漏字、跑行”。直到轻轻的鼾声想起。此时,老爸还是叫几声,看到老妈真的睡熟了,才悄然放下书本,吹灭油灯,随之沉沉睡去。

  老爸晚上读书,经历了油灯、蜡烛、电灯、日光灯,照明的灯具也和社会发展一起“风雨兼程”、继往开来。

  在电视机走进家庭的时代,老爸也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,看完电视剧或新闻节目,也会朗读一段,等到倦意的瞌睡虫袭上来,方才作罢。

  老爸的读书内容,跟着世界的风云变幻而推陈出新。最早看读的书是古典之类,如《古文观止》、《三字经》,读给老妈听时,一边读,一边翻译解答,倒也有趣;评书盛行的年代,刘兰芳、单田芳等名家家喻户晓,一时统治、沉迷了多少人的心啊,老爸不惜借钱买来《杨家将》、《岳飞传》,甚至鼓捣来了四大名著,不知道多少个夜晚,朗朗有致的读书给老爸老妈带来了怎样的感受,可能就是这种方式,打发着他们的青春岁月;日子继续前行,琼瑶小说、电影《少林寺》、《上海滩》、《渴望》……在老爸看来,每部书都代表了时代的变更和写实,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,也感染着家庭生活。

  在老爸作为“文革骨干”被“开除”回家的日子里;在生活无助、为儿子的学费奔波的忙碌里;在一次同学会因自卑而醉酒、骑着自行车摔进沟里造成锁骨骨折的尴尬里;在别人熟练地耍着庄稼把式而自己束手无策、惶惶不可终日的自责里;在电脑走进家庭、没人对读书感兴趣的枯燥里……读书对老爸仍是一道不愿舍弃的大餐,如同精神“大烟”,和老妈一起“贪婪”地吸食着、咀嚼着,品味着独有的生命乐趣和时光经典。

  当老妈因脑中风困于炕头、遭受打击的时候,是老爸苍老而有力的读书声,给老妈以无穷的安慰和支撑,也绵绵不息地传播着老爸自己的传奇故事。

  时至今日,老爸向我借书读时,我没有理由拒绝,即使老爸的眼睛越来越不好,即使那书是我的最爱,我也必须慷慨地挑出书奉上。从老爸的言行举止里,我读懂了生命的内涵远不止我所领悟的,这也是我喜欢读书、爱书的原因。

  如今,老爸年逾古稀,眼睛不再清澈,而是浑浊不清了。当老妈盯着电视机,痴痴地看着缤纷节目时,他时而看看,时而闭目养神。身边或炕上的被褥下,仍塞着几本书,偶尔看上一段,即使戴着老花镜,也总是揉着眼睛,这也算是一种休息了。

  如果送老爸礼物的话,没有什么比书更让他合心合意的了。

  可惜的是,老爸的身边,除了老妈是他朗读的忠实听众外,没有别的人了。这让老爸很无奈,只能自得其乐了。

  老爸的朗读,是我一生无法忘记的绚烂风景,将永远镌刻在我记忆的源头。

小链接:

  辽西汉子,真名丁文刚,又笔名人在旅途。中国晚报特约摄影师、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、辽宁省朝阳市作协会员,朝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。现任职于北票市交通局运输管理所。

  闲暇喜爱舞文弄墨,有四百余大小块文字见诸于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半月谈》、《辽宁日报》、《晚晴报》、《朝阳日报》、《燕都晨报》、《辽西文学》、《作家天地》等报刊杂志媒体,并有报告文学、诗词、散文等一些篇什被《川州追梦人》、《龙鸟吟》、《川州赋》、《缘聚辽西博友文集》等采纳,自费出版11万字散文集《爱情小纸条》,博大家一笑而已,不足挂齿,自得其乐也。

【本网声明】


网站首页